2022年4月8日星期五

遊戲訂閱制真的是大未來?




Netflix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服務甚至不是服務都採用定期付費制,上至Netflix、Disney+,Spotify和Apple Music當然也是。然後是Xbox Game Press,再到各類app的年費使用計畫,總之就是不再一次買斷,要用家年年付費。
先不管把app變成年費使用制,這是另一個問題,現在主要談遊戲訂閱制的情況。

影音書訂閱制為何成功?
現時最成功的服務訂閱制當然是Netflix、Spotify、Amazon unlimited。Xbox Game Pass應該也算是成功吧?最少是沒失敗。
這些訂閱訂畫的成功最重要就是「抵」,只要付數十元就可以看大量的電影、電視劇、歌曲、書刊雜誌,每個月只要看兩三套電影,看兩本雜誌就回本了,而看幾套電影幾本書再怎樣忙都做得到。音樂更不用說,即使想不到有什麼好聽隨便找些歌播來當作業BGM也好,總不會吃虧。
這類服務要成功必需要要海量的資料源,即使你根本看不了那麼多劇,但數量越多抵的感覺就越強烈,比起一兩套非看不可的人氣劇集,超多的垃圾劇反而更能吸引人訂閱,每個人都會想「在一堆垃圾中總會有一兩套能看吧?而且最少還有自己平常看的東西」-即使最後看來看去還是那幾套老片,物量戰從來都是這類服務的成功關鍵,而且比起新片老片更有優勢,因為要找一些數十年前的老電影很不容易,而現在只要輸入關鍵詞找一下就好,方便得很。歌曲也是同一道理,很多老歌你不會想聽到買下來,但就是想聽一下,那spotify或apple music的作用就很大了。
說白一點,這類服務最大作用是以一個相當便宜的價錢提供大量『無可無不可』、『錯過也不要緊』的副娛樂,如果真的很想看的話早買了影碟或唱片又或者數位版吧?就是因為這些東西不值得長時間擁有所以才只會在這些服務上看吧!

遊戲和其他娛樂訂閱制的不同
同樣是訂閱制,遊戲和影音書的訂閱制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是遊戲是和硬件連在一起的,其他服務和硬件沒有什麼連結性,不管你用電腦手機電視看都差不多,差別頂多是畫面大小又或者串流速度差別,但對內容沒影響。但遊戲卻和主機綁在一起,PS Plus的遊戲就只能在PS上玩,而且還只能在某一代主機上玩,Amazon unlimited會限制你只能在某一代的kindle上看嗎?Xbox Game Pass比較好但只是由綁死單一硬件變成單一硬件或單一平台,而且電腦還要看性能,差點也不能玩,Spotify會因為你的手機是五年前的舊iPhone而不能聽歌嗎?
另一個特點是遊戲有著很強的「綁人」能力,電影一套最多三小時,一套劇十話最多十小時,但遊戲可以一隻玩一個月以上,連線遊戲玩一兩年不奇怪,即使一般遊戲如信長野望等閒是半年以上,任天堂的遊戲玩上兩三年更是司空見慣,這種一隻遊戲可以玩很久是遊戲可以賣很貴的主要理由,像信長野望賣一萬日元很貴,但玩上半年每天兩三小時就什麼都賺回來了。一般遊戲七千日元左右玩一個月絕不是問題,抵買度是相當高的。
而遊戲玩家有著貪新忘舊的特性,除了懷舊之外很少人會故意找老遊戲,遊戲推出當然第一時間玩,一個月都沒買就很容易遺忘,又或者等Stream減價才買,這和影音沒什麼時間性、三十年前的老歌一樣會年輕人喜歡聽不同,現在還會有年輕人想找PS年代的鬥神傳或鐵拳來玩嗎?開玩笑吧?不重製的話會有幾人想玩當年的FF7?

遊戲訂閱制的弱點
說了這些遊戲的特性,就明白遊戲訂閱制的先天弱點。
首先是綁硬件,Xbox Game Pass還好可以在電腦玩,但PS Plus只能在單一主機上玩,沒有主機就完全不用考慮,即使有一部主機頂多七八年就結束,之後又是另一個服務,這當然不方便,但這不是很重要的問題。
重要是,你有多少時間玩海量的遊戲?
遊戲本身的綁人特性,你玩一隻遊戲就不可能有時間玩另一隻遊戲,而這一綁不是兩三小時、兩三天而是兩三個月以上,那再多的遊戲庫對你而言都是沒意義的,那還不如只買一隻遊戲算了。這不像影音產品一套電影再怎樣好看也只是兩個多小時,理論上一天一套一個月可以看三十套,但你可以一天玩完一隻遊戲嗎?爛片只需要十分鐘就知道了,但爛遊戲最少也要兩三小時才可以判斷,時間成本太高了。這樣還不如在epic開個帳然後等他們的免費遊戲吧!
而貪新忘舊是最大問題,遊戲過三個月沒有新鮮感要人玩就很難,沒幾隻遊戲是像薩爾達又或者瑪利歐可以賣幾年的,除了線上對戰類可以長時間留人,一般遊戲只要頭一個月不好賣就幾乎等於失敗,那遊戲庫儲再多的也是一點用都沒有,你不可能現在還玩FIFA 2010的,如果當時不玩的現在也幾乎肯定不會玩,不大可能因為訂了服務去找這些當年完全沒想過要買的遊戲來玩。

Xbox Game Pass真的成功了嗎?
當然,你可以拿Xbox Box Pass作為成功的例子,但這有點不同。
首先Xbox Game Pass最大武器是可以玩最新的遊戲,而這些遊戲是由MS自家或子公司開發的,在現今開發3A大作的成本而言,一般遊戲公司不可能讓服務供應商第一時間提供給玩家,一隻可以賣數百上千萬的遊戲要遊戲公司放棄那數億以上美元的收入?根本不可能,但MS自家就可以,反正他們錢特別多,以本傷人不是問題。這和任天堂可以推出重量級大作在新主機的道理一樣,自家的主機當然要支持,反正任天堂的遊戲可以賣好幾年,即使推出時受限主機數而賣不好,數年下來還是能賺很多錢,但這只有任天堂才可以,其他公司學不來。
而最重要是,Xbox是弱勢平台,本來就沒幾人會買Xbox的遊戲,拿來半送半賣也沒差,反正MS超有錢,還會在乎遊戲的開發成本嗎?買那麼多遊戲公司已花這麼多錢,再花個幾億開發遊戲放在Xbox Game Pass當然只是小兒科。
現在看起來好像很順利,但如果算一下收購其他遊戲公司的成本,就發現還是賠本生意,只是訂戶數還算不錯看起來好像很厲害,但這種以本傷人的戰法和epic狂送遊戲擴大epic game store的人流差不多,都是看來很猛但能不能賺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另一個問題是遊戲的製作太花時間,等閒三四年以上的3A大作,即使買再多的遊戲公司也很難保持每年穩定有兩三隻主力大作,一年一隻已經很厲害了,玩家真的可以在玩完遊戲後不續訂,等到有想玩的遊戲時才再付錢,這就失去了訂閱服務那種有著穩定收入的優勢了。
比起來任天堂的online服務就不是這種東西,主要是連線服務費,老遊戲只是附送的,而且一年才一百多元,如果家庭計畫一個人更可以便宜到一年數十元,幾乎是可以遺忘的價位,玩家也懶得取消,不玩遊戲時也繼續付費。但Sony的Plus加強版玩的都是以前的遊戲,很難想像會付費使用PS Plus的人沒玩過那堆遊戲,也如上面提到的:值得玩的,以前早就玩了,不值得玩的,現在也不會玩。

未來,誰知道?
當然,世界變得太快了,十多年前筆者在雜誌寫文章說數位遊戲很難流行,當年的8M上網已經叫寬頻了,怎想到現在手機隨便都可以數百M、家用連線1000M是基本?
或者MS真的想到辦法在月費上回收那筆巨大的遊戲開發費還有錢賺,又或者什麼新技術讓遊戲的開發成本可以降到月費也足夠回本,讓更多遊戲公司願意把新遊戲放上月費平台給人第一時間玩,所以在這先打個底,減少給打臉時的難看度。
但最少Sony也不覺得現在的訂閱服務真的有那麼重要,所以自然不會把新遊戲放上去,一副人有我又要有的想法,真的有可圖時不致輸太多,沒可圖時也沒什麼損失。
而從過往的歷史經驗,不是認真地想要成功而抱著「人有我又有」的東西都是失敗收場,雖然全力去拼也不見得一定行,但最少這種態度搞出來的東西就肯定失敗,就是這麼一回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Featured Post

隱世監聽名機? YAMAHA HPH-MT8

前言: 差不多三年沒去日本,早有了要去血拼的想法-說「血拼」其實也只是買個有點貴的耳機。之前想買Grado SR325x,在yodobashi和e-イヤホン試過幾次,聲音是不錯但做造實在不敢恭維,而且硬是有點什麼不對勁,筆者敗家的哲學是,如果試過幾次都無法讓自己打開銀包,那這東西...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