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星期一

冷靜的鐵三角-ATH-M50xBT2



前言:
監聽耳機敗家之旅繼續,不過口袋和空間有限,所以選的都是網路有相當好評而價錢又不貴的中低階耳機,之前選的CD900ST和HD25從日本訂回來加起來才千五港元。至於第三對則想找比較近年的產品。在做功課時看評論經常會都提到鐵三角的ATH-M50x,知道這個品牌多年但一直沒機會用,而剛好2021年他們推出M50x的藍牙二代ATH-M50xBT2,不但有五十小時電力,而且最重要支援LDAC編碼,既然筆者的黑磚WM1AM2支援不用白不用,去日本阿媽森看一下ATH-M50xBT2 MO賣23800(當然是買特別版!橙色很漂亮),價錢有點貴,但沒想到過幾天突然減到20000日元,扣掉消費稅18000相當抵玩,順便買Nintendo Switch mini Dock 3980日元,全部加起來連運費約二萬四千日元,等於買耳機送Dock,當然立即下單。


外觀:
白色的紙盒印著橙色的ATH-M50xBT2 MO外型,打開裡面除了耳機、一條3.5mm可拆耳機線、一條usb充電線還有一個薄薄的人造皮袋。橙色的膠外殻做工不錯,頭樑用人工皮包著,操作鍵和耳機線頭都在左邊。耳機可以內摺方便收藏,不過內摺的設計比較麻煩,據有用M40x的網友表示連接耳機單元的較位很容易爆開,M50xBT2會不會也是這樣暫時不知道。意外是台灣製,不是日本很正常,不是中國也不奇怪,但台灣製就有一點意外。
操作法是按電源鍵開機再打開手機的藍牙設定就能連線,不支援多重連線,如要連接另一個裝置要先斷掉本來的設備,耳機會自動切換成連線模式,在另一裝置再連接,不怎樣方便。安裝專用app可以設定連線的編碼以及低延遲模式。耳機支援SBC、AAC和LDAC但不支援aptx,在普遍支援aptx為主的藍牙耳機中算是少數的LDAC派(還要不是Sony本家的耳機)。
戴起來還算舒服,由於是over ear的關係有點熱而且有點重,感覺上並不算是一個輕巧的耳機。


聲音:
耳機煲了七八十小時,由於不是森海那種等閒二百小時才開聲,所以也不打算再跑過二百小時了。音源是黑磚有線直推。
低頻相比之前的CD900ST和HD25要弱一點,不過絕對不是弱,或者說是「內斂」要接近,聽We Will Rock You那經典的踏地位力量感足夠但不算很強烈,沒有那種很爽很痛快的感覺,換了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前奏的低音鼓雖然很夠勁但少了那種狂野感,有一種冷靜的風格。中音人聲略薄,少了一份厚度,但又不是單薄的聲音,說清淡更接近筆者的感覺。如果說HD25是「我認為這就聲音的原味」,那M50xBT2就是「盡量讓聲音自己來表現」,以料理來比喻HD25是廚師自己認為的原汁原味,M50xBT2是食材本來的味道盡量不用調味料。至於高頻當然還是要找古典樂來試,聽LISA BATIASHVILI的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高音延伸性很好,不是特別亮麗也不特別甜美,一如中頻那種有一種理性的感覺,不是那種會讓人毛管都站起來的高音,反而會讓人想聽清楚聲音的內容的沉著冷靜感。音場不錯,不窄不闊剛剛好,是一個讓人很舒服的位置,人聲不會很貼耳但又不是遠的正好距離。
無線方面LDAC的話真的很接近有線,但認真聽的話還是會分得出少了一些細節,AAC也是,不過說老實二者其實也沒差那麼多,但LDAC的延遲很嚴重,絕對不適合用來玩遊戲。


評論:
與其說這是「藍牙監聽耳機」還不如說是「監聽耳機附加藍牙功能」更接近耳機的定位。日本的Phile Web拿本來的M50x比較說聲音幾乎一致只是要薄肉一點,比M50xBT更接近M50x的聲音,可以推想鐵三角的技師希望開發一個『平常用來監聽工作,工餘也能拔掉線材當藍牙耳機用一下』的耳機。由於藍牙只是一種附加功能,重點還是在監聽上,所以不但無線功能有限,也沒有很影響音質的降噪,當然亦不設通話功能。缺少這些功能更証明這個耳機並不是給你每天帶出街用,而是平常在錄音室工作之餘順便聽聽音樂。
聲音要形容就是四平八穩,各方面都很不錯但不是特別好,如果一百分是滿分那 M50xBT2就是每一科都是八十分左右,不會有八十五分以上的好成績但肯定不會掉到七十以下。一般這種平均的耳機很容易變成一個平凡的耳機,但其清淡的調音卻意外地很舒服自然,長聽也不累,而且相當雜食,由古典爵士到動畫歌都沒問題。而最厲害是M50xBT2雖然偏向監聽那一方的高解釋度,但還是有一定的音樂感,用來欣賞音樂絕無問題。
以監聽耳機而言M50xBT2表現很好,以這個價位有這種聲音而且還附加無線功能真的沒話說,尤其耳機很好推,即使直插手機又或者DAP不開高增益也夠力,加上外觀漂亮,不論看和聽都很滿意。

















優點:
高解釋度,各方面都相當不錯。
清淡,長時間聽也不會累
沒電也能直接使用
相當好推

缺點:
比較重,長時間戴有點熱
耳機單元連接位據說很易爛
略重

2022年8月14日星期日

日本之聲 MDR-CD900ST評測

 





前言


打開了監聽耳機的開關後停不下來,不過巿面上實在太多名機不可能全買下來,然後就想一個也是監聽耳機迷經常會提到、常看日本歌手聲優唱歌錄音的人都會看過的名字,Sony MDR-CD900ST。往日本阿媽森查一下,全新的也只是一萬五千日元,和HD25差不多,立即下單。


外觀

收到包裹,打開後是一個無印-不是品牌,就是一個什麼也沒印的紙盒,上方貼著產品名的貼紙和寫著沒有免費保養期的紙。打開盒裡面耳機用一個半透明膠袋包著再加一張黃色膠紙貼著,再附一張產品規格紙就是那麼多。

耳機單元有招牌性的紅色印著「for DIGITAL」字的小鐵片和耳機型號,頭樑則金漆寫著「STUDIO MONITOR」,左邊內側有小小的「MADE IN JAPAN」貼紙(爽!)。線長3M而且是錄音室常見的6.3mm大頭兼不可換線,所以要另購轉換插頭。很多人會買鐵三角的轉換頭但筆者買時剛好沒貨,就選了MiiSO的轉換頭,比一條直頭插上去的鐵三角,有延長線的轉換頭沒那麼難看。

一貫在測試前先煲二百小時,順便還買了3.5轉4.4的轉換頭去煲黑磚的平衡插頭。


聽感


坊間一致公認是日系人聲專門耳機,當然是拿來聽日本歌,聽fripside的 only my railgun,低音夠重且札實,比想像中要重,雖然不像森海系那麼結實更不要說HD25那麼銳利有勁,但絕對足夠,對低音不是太挑剔的話肯定會滿意。中音當然是人聲,一如坊間的說法歌手就像在你耳邊唱歌那麼貼,再用的 only my railgun 作例,前開始強烈的前奏蓋過一切,但南條愛乃一開聲好像她越過樂團走到你面前唱歌那樣,聲音飽滿有力但又不會過份甜美,再聽 僕たちはひとつの光 不論人聲還是伴奏都相當好,雖然聲音飽滿但不過份甜美,有著監聽耳機一貫的中性偏冷的音色。再以攻殻機動隊的 Follow Me來試,人聲真的沒話說,連很輕微的氣音都表現出來。高音則比較弱,在apple music找一些古典長笛來試,高音去到最高點有些暗啞,這和HD25是兩種情況:HD25在高音的最高點有尖削感,而CD900ST則是有點啞。

音場超窄,甚至比HD25更窄,真的是擠在一點發聲,但監聽耳機本來就是為了聽清楚聲音而作,音場窄也是很合理的。


結論


自1985~1989日本Sony為他們旗下的錄音室把CD900改良成現在的CD900ST發配使用,到1995 作公開發售後就一直是日本錄音室的標準裝備之一,一個近四十年仍然現役的耳機肯定有其實力,作為日系歌手專用耳機它的人聲很飽滿,尤其日本人的聲音有著完美的配合,不過拿來聽爵士人聲、藍調也相當精彩,完全是人聲特化的耳機。當然代價是高音差而且空間感很弱,聽大規制的古典樂會搖頭。而美國人也不吃這種過份人聲專門的風格,Sony於是推出了加強高音的MDR-7506,MDR-7506是外國錄音室的指定配備,公認的監聽耳機必然之選。不過要注意是雖然是姊妹耳機但兩者的音色不同,不要以為MDR-7506是CD900ST的海外版。還有MDR-7506現在是泰國製造,CD900ST則全日本製造沒有海外製,還有假貨很多,最好還是在阿媽森訂有保障。

如果平常主要是聽日本流行曲、動畫歌甚至拿來看動畫的話,CD900ST是必需要入手的名機,它的聲音和歌手、聲優錄音時聽到的聲音是一樣的,真正地原汁原味。不重戴著舒服外型也好。至於沒免費維修反而更証明其耐用,想想如果兩三下就壞沒有保養期的話誰要用?當然真的壞比較麻煩,線材不能換零件也不好拆(相對HD25而言),不過要找零件更換也沒多難(出了三十年的老兵嘛),只是沒HD25易,也很少聽到有損壞的說法,耐用性不需太擔心。

另外因為是錄音室耳機比較不好推,不像HD25隨便都能推,手機有點勉強電腦的話則沒問題。DAP最好開High Gain不然聲音會有一層膜般的東西。


優點:

人聲最高!低音也不錯

戴著舒服,長時間不熱

結構札實耐用

MADE IIN JAPAN就是讚


缺點:

音場極窄

高音偏啞

不能換線,維修不容易

Featured Post

隱世監聽名機? YAMAHA HPH-MT8

前言: 差不多三年沒去日本,早有了要去血拼的想法-說「血拼」其實也只是買個有點貴的耳機。之前想買Grado SR325x,在yodobashi和e-イヤホン試過幾次,聲音是不錯但做造實在不敢恭維,而且硬是有點什麼不對勁,筆者敗家的哲學是,如果試過幾次都無法讓自己打開銀包,那這東西...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