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星期六

隱世監聽名機? YAMAHA HPH-MT8



前言:
差不多三年沒去日本,早有了要去血拼的想法-說「血拼」其實也只是買個有點貴的耳機。之前想買Grado SR325x,在yodobashi和e-イヤホン試過幾次,聲音是不錯但做造實在不敢恭維,而且硬是有點什麼不對勁,筆者敗家的哲學是,如果試過幾次都無法讓自己打開銀包,那這東西買回去也不會喜歡。在網上找資料時看到一個日本耳機博客把YAMAHA HPH-MT8評為最佳耳機,有點好奇下立即在yodabashi akiba拿起HPH-MT8試聽,沒想到一聽就喜歡,價錢也比SR325x要便宜差不多兩萬日元,二萬四千日元即使六算也只是千五港元,二話不說立即買下來了。


外觀:
打開盒內有耳機本體,一條彈弓耳機線、一條直耳機線,一個轉6.3mm插頭以及一個人造皮袋。耳機造型一般,拿起來有點重,耳機線能拆下來更換,耳機相當結實,感覺得耐用的樣子。戴起來不夾頭,有點重但還可以接受,屈摺下攜帶還算方便。

聲音:
低頻有一定重量,雖然沒有HD25那麼強烈,也不是CD900st一味死重,質感不錯彈性好,算是適中地強,鋼琴的弦反彈的迴音很有彈性,相比起HD25那種樣「打」更像「彈」。中頻明快有力,相對ATH-M50x那種偏淡的演出,MT8要活潑一些,尤其是聽日系流行曲這種感覺風格相當爽,聽日本歌以及動畫歌曲這種明快感很討好。人聲不遠也不近剛剛好,聲音分離度高,人聲和音樂分得相當清楚。高頻方面雖然不是很搶耳但有一定穿透力,延伸性不錯。
空間感作得不錯,不會壓成一點也不是平面,有一定的立體感,感覺像是小型錄音室的聲音,分離感高所以各種細節都能表現出來,即使多人合唱還是能聽到不同歌者的聲音特色。
耳機相當好推,基本上任何電腦的耳機插頭都能推出好音量,算是相當親民的耳機。


評語:
這耳機在2016年推出,雖然已經好幾年但評測卻相當少,甚至不少人驚訝YAMAHA竟然連耳機也出了。在極少數的評論中都讚MT8的性價比超值,三萬日元以下的監聽耳機無敵手,甚至有評比鐵三角的M70x還要好云云。筆者也試聽過M70x,感覺上聲音比較M50x還要淡,太過冷靜的風格聽不慣。MT8最厲害是在有著監聽耳機的三頻均衡、超豐富的細節上有一定的音樂感,尤其是日系的音樂表現特別好,反過來聽古典其特色就表現不出來了。
雖然比較重但戴起來不是大問題,反而問題是情報量太多,所有細節都排出來多聽會出現接收疲勞,不過作為工作用的監聽耳機這也不能算是錯,只是如果拿來聽歌的話初聽會超爽,但不久就覺得累要休息,算是MT8不知算不算是缺點的缺點。


優點:
細節量驚人
三頻均衡,節奏感重
易推,手機直出無問題

缺點:
情報量過份豐富,長聽會累
有點重和熱

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

便宜又舒適的睡眠耳機ALZA ASE-500




前言:
受到友人影響,十多年前筆者也有了邊聽聲音邊睡覺的習慣,有時是火車聲有時是輕音樂也有時是電台,太寧靜就睡不著。之前一直都是用藍牙小音箱,最近改用Homepod mini,雖然舒服但阻不到雜音,街上突如其來的車聲或人聲蠻討厭的。試過買Bose的睡眠耳機,雖然很舒服但不能聽音樂只有一些安眠音效,也不大符合需要。直到前陣子朋友推介ALZA ASE-500,說連轉駁接頭才七千日元,這個價位即使中伏也不算很大損失,值得一搏就去日本阿瑪遜訂下了。

外觀:
ALZA ASE-500有不同的顏色可選,筆者選了藍色。如果只買耳機的話五千日元有交易,連USB-C或Lightning接頭加二千,包裝很簡單,打開紙盒幾張簡單說明書,軟膠耳機盒內有耳機、轉駁頭和多種大小的耳機膠套,ALZA是以賣耳機膠套出名的,單買這些膠套就要二千日元,也就是扣掉耳機膠套本體只需三千日元。
耳機本體用矽膠包著,柔軟而手感很好,細心看發現耳機開了一個洞,可以看到內部的單元,這個洞的效果類似開放型耳機,減少聲音的壓迫感聽起來更舒服。耳機有通話麥克風,如不需要這功能可以關掉。耳機線150cm很長,方便用家駁上手機後放在床邊無線充電,減低不小心把手機扯下來的風險。



裝著和聲音:
耳機雖然看起來有點大但戴上完全沒壓力,不會有一塊東西頂著的不適感,而且側睡也不覺得頂到耳朵,舒適度十分滿意。耳機線很長一般情況下不會拉到手機(但筆者還是試過睡呆把手機扯下來,看來要買一毎扣固定耳機線了),即插即用沒問題。
聲音方面不過不失,以一個賣五千日元的耳機並不會有什麼要求,也符合這個價位應有的表現,聽流行曲很舒服,三頻平均, 音場沒有擠成一塊已很滿意,

結論:
對於喜歡邊聽音樂又或者玩遊戲邊睡的朋友,找一個能夠聽到一半睡著也沒問題的耳機是頭痛問題,尤其如果開聲會吵到人的話更想要一個耳機。真無線當然方便但電力是一大問題,現在的真無線耳機頂多只是六小時,如不停播放的話一晚就沒電,更大的麻煩是一但掉在床上要找那個小東西十分頭痛,筆者不用Bose的安眠耳塞的一大理由是好幾次睡醒後花上好幾分鐘找小耳塞。有線耳機既不怕沒電也不用擔心遺失,而且ASE-500線夠長,只要找個扣把耳機線固定就不用擔心手機會扯下來掉到地上(尤其睡上床的朋友!)。
當然要挑問題還是有,如手工不怎麼樣,聲音也不怎麼樣,但一個五千日元的耳機而耳機膠就可以賣二千日元的耳機,你還想有怎樣的品質?耳機線扯斷也不心痛吧。以這個價位而言的睡眠耳機性價比一流,有這個需求的朋友絕對值得一試。
至於Anker推出的真無線睡眠耳機有機會也會買回來試試。




優點:
舒適度極高,戴著聽著沒壓力
音色以價錢而言算不錯。
線材長

缺點:
做工較差

2022年10月16日星期日

入耳單動圈的極致-Sennheiser IE900 評測




前言:
作為森海塞爾迷,擁有他們的旗艦耳機是一個夢想,當然HE1(俗稱大奧二代)是終極夢想,但四十多萬的一套系統再加極高的維護費,並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的。至於大耳的HD800三人眾,HD820在視聽展試過一下好像不大合口味,其他兩個沒試過,不過要玩HD8XX一個夠水準的耳放是跑不掉,不是筆者手上的shure SHA900可以應付的等級,配上耳放又是一筆開支,所以還是先按下不管。餘下來就是IE900了,其實之前在視聽展試聽時已中毒,但還是忍到消費劵發放才去店買下來。


外觀和佩戴:
在店付錢後打開檢查一下:外盒和其他森海耳機差不多,完全不像一個賣一萬一千元的旗艦耳機。拿開盒外裝內部是一個黑色的紙盒,打開就看到小小的耳機以海綿包著,還以海綿下會以一層薄薄的海綿打底,但拿起來手一摸,竟然是下空(笑),嚇了一跳立即輕輕地放在一邊,怕不小心耳機掉下來那一萬一千的耳機就完了。耳機層下面可以看到形狀記憶耳綿的耳套和矽膠耳套各四種大小,3.5mm插頭的耳機線,耳機保護盒內有2.5mm和4.4mm的平衡耳機線,清理耳機污垢的小棒子,把耳機線固定在衣服的小夾子。而文件除了基本的說明書、廣告之外還有一張在品質檢查技師簽發的証書。耳機保護盒面的小鐵片刻著耳機的生產號碼,筆者的是9598,即是第九千五百九十八個IE900。
耳機本體和IE800相同都是7mm動圈單元,相比起FAudio Dark Sky的10.2mm以及ACOUSTUNE

HS1697TI 的10mm單元都要小,拿起來輕如無物,戴上耳朵一點壓力也沒有,而且比起IE800那種戴法,IE900用的是典型線上繞上耳朵上方的設計,戴起來穩妥而且一戴就好,不像IE800隨便動一下就會掉下來。耳套呎吋和一般真無線耳機相同,也就是Momentum 3 TW的耳套也一樣能用在IE900,筆者立即把買來給Momemtum 3 TW的radius DEEP MOUNT矽膠耳套插上去,完全OK,隔音效果很好又舒服,這樣就不需要用原廠那不大可靠的軟膠耳套了。(順帶一提其實IE800的耳套呎吋都是一樣,但因為導管太短,一般矽膠耳套插進去不怎樣穩定,還是要買比較長的記憶海綿耳套)
線材手感相當好,很柔軟,插頭是MMCX的改良型,雖然比較穩當但和一般的MMCX耳機線插頭不通用,喜歡玩線的就只能等專用線了。耳機單元用鋁合金挖出來,再加坑線裝飾,看起來不大起眼,但這也可以算是森海塞爾的德國風工業美學,不花巧的簡約美學。


聲音:
測試用4.4mm線,電腦是iMac的Apple Music加iBassso DC06,還有Sony黑磚二代。
低頻方面,IE800和IE900基本上是同一風格,札實有力不拖泥帶水,有一定餘韻而不肥大,重要是質量剛剛好,可以感受到有力的低音但又不會搶掉高中音的風頭,三頻均衡是聽IE900第一個印象。雖然低音風格二者很接近,但IE900明顯要多一些細節,聽Queen的We Will Rock You(波希米亞狂想曲ost版)IE800就只是強悍的低音,而IE900則聽得出鼓聲、掌聲以至踏步聲的細節。即使聽fripside這類大量電子樂器的歌曲還是能聽出各樂器的細節,分析力相當高。
中頻,直說就是人聲部份,IE800最大的問題是人聲不但退得較後而且有點乾硬,聽起來有點不舒服。IE900完全沒這問題,明亮有厚度的人聲推前一些,穿透力極高,聽流行曲甚至動畫歌都很適合,像Liella!的未來預報,IE800聽起來小百合的聲音要乾啞一點,IE900則閃閃發亮,小百合強而有力的歌聲發揮得淋漓盡致,聽起來超級爽。YOSOBI的祝福,人聲甜美但不過火而且有一份清秀。男聲聽星野源的Sun,帶磁性的低音很有味道。
高頻延伸性超級高,米良美一的幽靈公主人聲好像無極限地向上升,其他耳機即使強如SE846,高音去到一個位就好像踫到一道看不見的牆,即使IE800也過不了的牆IE900卻如同無物地穿過直達腦袋深處,第一次聽時不但全身一震甚至差點流下淚來,原來耳機的高音是可以去到這個境界的!即使現在聽古典長笛、爵士小號如Miles Davis還是會聽得頭皮發麻。
音場方面當然很大,雖然沒有IE800那麼闊,人氣較前感覺上由IE800的大型音樂廳變成小型音樂廳,但因為高中音的穿透力和延伸度極強,所以實際聽感還是很好的。也沒有封閉耳機那種長聽會累的問題。


評語:
森海的公關人員在台灣發表會時回答記者為什麼IE900賣那貴時,說「這就是為何比IE800貴三百美元的理由」,事實上也真的如此,把IE800的各種缺點(偑戴不舒服、不能換線、人聲乾澀、不適合聽流行曲、長時間聽很累)一次過改好,而且提升提了本來的優點,分析力之高甚至有監聽耳機的風範,既有監聽耳機的高還原細節又有hifi耳機的優美音樂,以一個只有7mm動圈的小耳機來說是不可能想像的極致表現。
另一個有趣是過往森海的耳機都偏向剛陽,形容就是比較男性化的耳機,但這次IE900卻有一份清秀,甚至可說是較女性化的耳機,舉例的話如果IE800是一個精悍的男人,那IE900就是知性美人,既有著年輕少女的天真活力又有著成熟女人的穩重知性,完美的身材配上豐厚的內在的好女人。
由於筆者沒聽過那些數萬元圈鐵混合耳機,所以無法比較IE900會不會比這些耳機誰更好。但肯定的是單動圈耳機差不多算是極致的存在,幾乎所有用在耳機上的讚美放到IE900都沒問題。此外耳機很好推,手機直插沒問題小尾巴DAC也一樣能出好聲,喜歡手機聽歌的朋友是福音。
與其花數萬元買那些像石頭般大的混合耳機,還不如買IE900,真正見識一下這家耳機界指標性公司的實力,而且物有所值。

優點:
三頻均衡的極致聲音
細節豐富、音樂感十足
戴起來舒服,長聽完全冇壓力
德國製造

缺點:
包裝盒和保護盒太普通

2022年10月2日星期日

清爽明快! Beyerdynamic DT880 250ohm 評測




前言:
繼續尋找老牌耳機之旅,一個耳機能夠推出二十年以上仍現役就很不容易,而像HD25,AKG K240甚至是DT880這類超過三十年仍然受到耳機迷的支持就更難得。而且這些耳機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太貴,能夠以合理價錢買到經得起巿場考驗的產品真的很滿足。

這次買的Beyerdynamic DT880是「拜亞三兄弟」770和990的二哥,有32ohm、250ohm和600ohm三款,方便配耳放所以就選了中間的250ohm版本。



外觀:
打開紙盒內有一個人造皮作的收藏裝,打開袋就見到海綿保護層包著的DT880,線不可以換,插頭是3.5mm駁一個6.3mm插頭。單元外殻金屬製但不重,摸起來手感不錯,不過調節頭樑的鐵支架調整起來不很順手,但想想四十年以上的設計就是這樣了。耳墊是絲絨質感很好,長戴也不會太熱。



聲音:


音源是Sony黑磚二代和Macbook Pro,搭Shure SHA900和ifi Go Blu,先說低頻,測試曲還是慣例的YOASOBI的怪物。低音不算很重但有一定份量,但和森海HD650那種厚雄低音不同,DT880的低音要爽一些,要形容是如果HD650的是太鼓那種轟炸,那DT880就是打在鋼板上,一種很清脆的低音。中頻又拿回島谷瞳的綺羅星來聽,人聲清亮但不甜美,雖然有一定的厚度但又不像HD650那種厚重感,也比鐵三角的M50x要有一點味道。高音聽Miles Davis的秋葉,明亮而延伸性高,高音一口氣去到最高點,但就沒有那種會讓人頭皮發麻的感覺。音場適中,不大不小,樂器的定位很明確但不大。半開放耳機沒什麼壓迫感相當耐聽。


結語:


要形容DT880,就像是在一個隔音良好的錄音室,所有不必要的雜音都排除掉的聲音,很清爽,乾淨,甚至乾淨到連一些適當的迴音都排除掉,過份清楚少了一種韻味。比起來HD650因為高音的衰減反而做出有如演奏廳的空間感,把弱點變成了特色。而DT880就太正氣了,沒有任何缺點地堂堂正正大好青年。少了一種趣味,太正氣的聲音聽古典還好,但流行曲尤其是動畫歌就有點太正經八百,反而不像HD650還可以添加一份味道。

雖然聲音不是筆者的喜好,但以千六的價錢這種聲音還是很值得,尤其耳機的手感不錯,摸起來有一種札實但戴起來不重。那種正大光明的聲音聽古典又和森海有種不一樣的味道。

順帶一提是250ohm的DT880沒想像中難推,即使直插黑磚開最大還是有不錯的音量,而用SHA900開最大會有拆聲,在大音量失真這點上比較弱。



優點:

正大光明的聲音,爽朗明快好青年

手感好,重量輕,戴起來舒服


缺點:

太過乾淨,少一份韻味

單元位置控制的鐵條不順,卡卡的。

不能換線

2022年9月17日星期六

嬌小又好玩的藍牙小尾巴-ifi Go Blu評測 (兼iBasso DC06 簡評)




前言:
買了耳機當然就想買耳放,頭號目標「大波蘿」的ifi Diablo暫時沒錢買,而且那玩意也不適合隨身帶,所以就向俗稱小尾巴的隨身耳放埋手。首先買了iBasso DC06,駁電腦取代電腦的3.5耳機插頭不錯。但駁手機太吃電,這時在網上看到評價很不錯的ifi Go Blu,價錢也合理,也買下來了。


外觀和操作:


Go Blu開盒後除了Go Blu之外還有一條USB- C to A線,一個收納裝,說明書等文件不說了,意外地有一張ifi的貼紙,有點像Apple。
Go Blu非常小,54 x 34 x 13 mm、27g甚至比很多小尾巴耳放還要小,最大的特徵是錶冠般的多功能控制鍵,除了調整音量還可以控制播歌甚至接電話(對!這玩意是可以用來接聽電話的!),錶冠控制器下有設置兼藍牙鍵。另一邊的電源鍵除了開關,連按兩次還會用女聲報出藍牙制式。下方有重設針位、USB充電兼數據傳輸插頭、充電顯示燈以及用來通話的收音位。上方則是4.4mm,3.5mm耳機頭和狀態顯示燈。
用法很簡單,長按電源鍵開機如果沒有裝置連接就會自動進入連線模式,在裝置的藍牙位選連線就成。如想連上第二裝置,要先斷掉本來的裝置連線,長按設置兼藍牙鍵就可以連另一裝置。但其實只要斷掉連線等一下Go Blu也會自動進入連接模式而無需另按。至於有線模式則需要先斷開藍牙連線裝置,不然裝置的聲音會照傳過來,然後用USB-C駁上電腦或手機就能變成有線小尾放耳放。
Go Blu有三種音效強化模式,第一是加強低音的XBASS,第二種是加強空間感的XSPACE,第三則是二者同開,按設置鍵會順著切換。
Go Blu支援邊充電邊用,而且不單是有線模式,藍牙模式也支援邊充邊用。沒電時也不需要關掉可以直接用流動電源來充。順帶一提是如果開機時連接電源最多只能充八成,要關機才能完全充電,這可以保護電池的健康,這就能把Go Blu和電腦長期連接當小耳放了。

表現:



最意外的一點是聲音很大!完全沒想到這麼一個小盒子可以有這麼大的輸出,藍牙推HD25七成聲音已經很夠大,推K240S也可以,為了測試筆者竟然把HD650插上去,開到最大竟然推得動!當然不可能發揮到這種大耳機的所有實力,但音量已經算不錯。同樣地插上DT880 250 ohm也有不錯的音量,最佳不能但七八成實力沒問題,想想不少千多元的有線小尾也有這種火力,不能不說Go Blu有一手。
聲音偏暖,還算是合個人的口味,XBASS和XSPACE雖然聽得出變化但並不重,不會太影響聽感。
雖然支援Hi-Res但最大只是24k/96kHz,但考慮到這是藍牙機支援這個程度就夠了,再上去除了增加成本和耗電也沒多大意思,當然也不支援MQA,真的需要支援更高的音質可以去配Go Bar。藍牙5.1倒是巿面上所有的藍牙通訊制式都支援了,連少人用的HWA又或者Sony系的LDAC都支援,aptX Adaptive當然也跑不掉。
發熱量也控制得很好,長開也只會有一點點溫,算是相當不錯。

結語:
以港元1599的藍牙耳放或者不是功能最多,但比體積和輸出幾乎沒對手,幾乎所有評測最深印象都是輸出相當強,連300 ohm的HD650都能推出正常的聲音,單是這點就夠厲害了。一般耳機更沒問題,性能強得咋舌。操作也容易,錶冠轉起來手感很好,本體手感也札實,有高級品的感覺。
當然因為要省成本所以功能只保留最基本的,能調整的空間不多。而且要有無線轉有線也需要在裝置上斷線不大方便,但考慮到成本和省電上這是可以接受的取捨。
如果不需要96kHz以上的Hi-Res音質,ifi Go Blu絕對可以同時兼任有線和無線的隨身小尾巴DAC,也是把有線耳機無線化的最佳方案之一。

優點:
超小型。貼身攜帶不佔空間
輸出相當強,大部份耳機都能推得不錯
有線無線兩用
長開不熱

缺點:
支援音檔格式不多
聲音調整的空間很有限


ifi Go Blu資料


附加:iBasso DC06簡評
想提升電腦的耳機聲音輸出,最便宜簡單就是買個有線DAC,現在的手機小尾巴DAC都可以直連電腦使用,一插進去就可以使提升音質,方便得很。
iBasso這家中華系品牌也算是相當有名了,不單日本甚至歐美也不少人買。而筆者買的DC06只需要938元,雖然不是最便宜的小耳放,但比起上一代DC05不單線材可拆,而且支援4.4mm耳機,而更重要是輸出相當高,以一千以下的小尾巴來說輸出功率很夠,K240S當然沒問題,DT880開到最大聲也有模有樣,而且支援PCM 32bit/384kHz / Native DSD256 / MQA 16X,即是什麼檔都能播。
聲音比較冷,相比起ifi偏暖的聲音,DC06比較冷,聲音分析力強反過來音樂感則略差。長開有點熱但算可以接受。
在入門級小尾巴來說表現算相當不錯了,有點像瓦片的設計手感很好,對需要火力的用家值得一試。




2022年9月12日星期一

比拼!Momentum Wireless 2、3、4



 前言:

上一回的評測不算沒有無線版的一代,Sennheiser Momentum無線版的二三四都有買,而且幸運地都沒壞,既然買了第四代當然要來一個大比拼吧!


外表:

M2W和M3W都是採用古典式的造型,看起來有一種古典美,M4W則採用現在流行的北歐簡約風,那個好看真的很看個人口味,筆者比較偏向古典造型,但M4W的設計可以有很大的面積作觸控位,在實用上是有一定的需要。

M2W和M3W都可以把耳機單元內摺,M4W取消了這個設計而改為平放,這在筆者談M4W時說過是德政,不用擔心夾到手了。

操控上M2W和M3W都是按鍵式,同樣放在右耳,分別是M2W用一個多功能鍵來處理播放選曲大小聲甚至是藍牙配對一大堆,而M3W則五個鍵來處理不同的功能,學起來比較簡單。至於M4W因為觸控所以只有一個電源加藍牙連接鍵。

2.5mm插頭M2W和M3W都採用防拔設計,插上後一扭就鎖定,M4W則是單純插頭沒鎖定功能。而充電M2W是micro-USB而M3W和M4W都是USB-C





抗噪:

由於森海把耳機的定位是「音樂第一降噪其次」,所以Momentum的降噪能力都不是很強,但三代基本上每一代都有提升,去到第四代還可以手動切換降噪等級,用起來很方便。

可惜的四代沒有簡單關掉降噪的功能,對於想省電的人而言並不方便,連三代都可以手動關降噪為什麼四代反而沒有?


電力:

M2W最大可以有22小時,個人經驗一般都可以去到18小時以上,算不錯。M3W最大的弱點是續航力太短,最大16小時實際只有14小時左右,旅行時早聽到晚回酒店差不多沒電了。M4W最強悍,一般使用隨便都可以過50小時,即使一大早聽到深夜也可以聽兩天,一天兩小時兩週充一次電也沒問題。


藍牙制式:

M2W支援藍牙4.0,SBC和aptx,對iPhone用家不怎樣友好。而M3W升到藍牙5.0,支援AptX, AptX Low Latency, AAC, SBC,總算支援AAC了。而第四代升到藍牙5.2, 支援SBC, AAC, aptX, aptX adaptive,由於向下支援所以也等於支援aptX HD。


抗阻:

二代意外地是最好推的,沒電時抗阻是28 ohms,聲壓是113 dB (1kHz, 1V),而三代最難推,100 ohms、118 dB (1 kHz, 1V),至於第四代是60 ohms、106 dB SPL (1 kHz / 0 dB FS)。個人聽感其實三代的差別不大,一般手機又或者DAP直出都有足夠的音量。


聲音:

到了重點了,由於三代耳機支援的制式不同,以藍牙來測不大公平(總不成用SBC吧?),所以這次以有線不打開電源的方式測試,音源是Sony黑磚二代。

低頻還是Queen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打頭陣,M2W低音最重,甚至有點重過頭的悶悶感,M3W低音比較收斂一點也札實一點,M4W低音再收斂多一點點,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著很強力低音這種Momentum的風格。聽YOASOBI的怪物,M2W就真的過了火,M3W和M4W則很好,沒有太重低音蓋過中音的問題。

中頻以あの夢をなぞって測試,M2W最大問題是太直白沒有厚度,M3W人聲雖然有了一點厚度,但退太遠聽起來比較弱。M4W人聲拉前一點也更有力,聽感最好。

高頻用LISA BSTISDHVILI的SECRET LOVE LETTERS來測,意外地高頻最好是M2W,小提琴拉到最高點竟然有一點點頭皮發麻的爽感, M3W和M4W就差那麼一點點去不到那個位,這算是意外發現。

細節方面不意外最弱是M2W,M3W和M4W都有很豐富的細節,有線這方面更明顯。

音場M2W最弱但還是有一點,M3W最廣大,M4W則略為收窄一點但還是很足夠。

三個耳機都是森海一貫的溫暖音色,聽起來很舒服。反應也算快,當然不能和HD25那種俐落感比較,但聽快歌還是相當爽。


結語:

扣掉七年前的M2W,不論設計還是機能都追不上現在的水準了,雖然高音很棒是意外驚喜,但中音太直白不夠圓潤低音一味死重是問題。M3W如果不是續航力太差的話絕對是很不錯的耳機,尤其音場以封閉耳機來說是很少有的。M4W則比較平均,人聲好了不少,雖然音場窄了一點但換來更好的中音是值得的,兩部耳機並存也沒問題。當然,一比續航力就沒話好說了,足足三倍多的距離,再加上降噪功能的進化,有能力成為新一代藍牙大耳的標杆型產品。

個人的話M4W肯定是最好,續航力決定一切(笑


Momentum 4 Wireless(日本亞馬遜)

2022年9月2日星期五

大進化的Momentum-Sennheiser Momentum 4 Wireless 評測




前言
作為森海迷的筆者雖然不是每個掛Momentum招牌的耳機都有收,但不知不覺買了不少,由初代有線到二三四三代的Wireless大耳機,True Wireless一三代,甚至連有頸掛的版本都有買,算相當支持了。
有這個背景當森海預告會推出Momentum 4 Wireless時就十分期待,尤其宣稱最長六十小時的續航力更是吸引,立即把消費券由八達通轉去Tap&Go留來買。當官方宣佈發售時即撲去之前買M3TW的店預訂,由於到貨時要上班,所以只好等第二天午飯時去取機。


外觀與操作:
打開意外有點小的包裝盒,裡面的耳機保護盒內有耳機、2.5轉3.5耳機線、飛機轉插頭、簡單說明書和安全需知,配件不單有彈性帶子固定在盒內,還有一個網袋用來放小零件,甚至配件位還有圖示,相當貼心。
這一代最大的進化不是內容而是外觀,由之前的古典式設計一跳變成類似Sony WH-1000XM5的簡約設計,頭樑改為True Wireless充電盒的不織布加軟膠墊,手感極佳而且滿滿的高級感。頭樑採用無段式伸縮,阻尼感覺很好。耳機不能內摺是筆者認為最大的進步,M3W最煩是翻開耳機才能打開電源,好幾次在翻開耳機時母食指之間的肉被耳機的較位夾到痛個半死,取消這個設計絕對是好事。不過為了放進扁平的保護盒還是能把單元平翻。耳機墊的人工皮手感很好很柔軟。耳機的操作全在右邊,但實體鍵只有電源兼藍牙鍵一個,電力顯示燈、USB-C接頭一個以及2.5mm接頭。值得一提是2.5mm接頭不再是之前那個特殊設計可以固定線材,就只是小小的插頭,雖然少了一分穩固但看起來更簡潔,換線更方便。

操作方面只要拿起耳機就會自動打開電源,可以在手機設定自動關機,不然按電源鍵手動關機也可以,相比起上一代要把耳機摺起來才能關機,這種設計對於平常不用時就隨便一放的筆者實用多了。基本操作都是觸控而且全在右邊,加大音量是向上掃,跳下一首歌是向前掃,輕點兩下就進入通透模式等等,有趣是降噪的等級設定是用兩指放大縮小來設定,意外地直覺。接電話是向前掃收線是向後掃等等,由於集中在一邊耳機所以觸控的動作有點複雜,初用要記下來需要花點時間。
一如前代那樣插上耳機線就會自動關掉藍牙,不過降噪則會保留,在主動降噪模式下耳機的抗阻值是470 ohms,一般的DAP以至手機很難推得大聲,所以用有線時要關掉耳機,在沒電的被動降噪下只有 60 ohms,比上一代的100 ohms要低,加上靈感度達1 kHz / 0 dB FS: 106 dB,一般手機都能推得很好。
耳機只有292g,雖然不算輕,但戴起來卻不覺得重,而且不夾耳相當舒服,當然大熱天戴著這個上街還是會很熱的,在夏天推出大耳機真的有點不合時節(笑。
耳機可以同時連接兩個裝置,而且可以在app選擇連接裝置。支援aptx adaptive能提升一定的音質,也向下支援aptx HD,不過個人認為aptx HD和AAC的差距並不到隨便一聽都能發現的程度,所以也不用刻意找支援的手機,AAC就足夠了。


音質:
雖然支援aptx-adaptive,但支援的手機還不多,還是用主流之一的iPhone AAC來測試吧。
低頻部份,筆者二話不說就播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Queen),低音力量十足,雖然比起上一代要弱一點,但說弱還不如說是調整得更平衡,AAC本來就有強調低頻的傾向,上兩代還加強低頻,結果出來就被筆者的友人吐槽是鐵山靠。這一代略為削一下低頻聽起來更平均一些但又不會失去Momentum那種動感十足的低音,這個調整作得不錯。聽Bayonetta的配樂Let's Dance Boys!真的很爽,痛快到極點。
中頻部份,人聲的變化是最明顯的,三代為了營造空間感而把人聲調得較遠,雖然很有空間感但人聲就變得不夠力。這一代把人聲調前一點,聽only my railgun南條愛乃不再被樂隊的伴奏蓋過了,當然不能和CD900-ST那樣像在耳邊唱那麼近,但最少踏前一步聲音就好多了。當然這樣空間感會有點削弱,但換來人聲更好一加一減下還是值得的,而且即使是削弱了但空間感仍然相當夠,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管樂器依然一貫地森海式的輝煌感,聽Cannonball Adderley的色士風那種金屬樂器的感覺相當舒服。這種溫暖的音色也算是森海的典型風格了。
高頻部份,聽Miles Davis加了弱音器的小號,尖銳卻完全不刺耳,延伸性高但不是那種迷人的甜聲,這種偏向硬派的高音也是森海耳機的風格,一種相當地硬派男人味的音色,即使最甜美的女聲還是有一絲硬線條而不是一味柔美。
音場如剛才提到,相比第三代要窄一點點,換回來是更平衡的三頻,低音不再一味死重,高音也更自然,人聲更圓潤有厚度,整體的音樂感更好了,上一代已經很不錯這一代改好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完成度更高。


降噪:
由於森海對於Momentum的定位是『聽音樂之餘還能降噪』,所以他的降噪功能並不算特別強,比起Bose那種一戴起來就好像塞了兩個衴頭進耳,M4W雖然開到最大還會有一點壓迫感但不討厭。降噪能力也很滿意,而且能自行調節降噪和阻風噪的設計很不錯。不過自動設定抗噪等級如果場地的噪音和風聲變化很大如地鐵的話,耳機會不停地調整降噪等級會不舒服,取消自動設定改成手動就好。
至於電話功能其他評測說表現很好,由於筆者很少用電話通話,所以這個功能也不去測了,上一代也收貨這一代應該沒問題(好隨便!)。


續航力:
真的是超級進化,由二代的最大二十小時到三代的最大十六小時,這一代竟然多三倍的最大六十小時。在筆者一貫的最大音量測試下達46小時,以最大音量是官方公佈的最長時間的八成來算是合理的範圍,一般情況下八成甚至七成的音量已經很夠了,正常使用五十多小時是沒問題的。
其實一般上班途中聽一下一天頂多四小時,十六小時的續航力其實還可以,但如果一整天都在聽如旅行的話就要天天充電了。而筆者去旅行時由家裡去機場已兩小時,機場混個兩小時上機已近五小時,飛機五小時去到日本就十小時,如果是午夜機(以後還會有午夜機去日本嗎?)到羽田或關西是第二天的早上,還有一整天就不夠電了,總不成中途拿流動電源去充電吧?現在有六十小時再加快充5分鐘可以用四小時,真的怎樣也夠了。不過要注意是如果電力完全用光的話插上電源要一分多鐘充電燈才會亮起來,不用擔心耳機壞了,那是正常的。


結語
作為森海迷兼momentum迷,對Momentum 4 Wireless很滿意,不但把上一代一些不大好的問題修正(每次想插有線聽時都要按著多功能鍵打開耳機相當煩...),而且音質也有提升,續航力更強得過份,除了不再是那個古典的造型有點可惜之外真的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了。
呀!還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就是價錢不便宜,三千元一個無線耳機絕對不便宜,但以這種功能和表現來看還可以吧-雖然假想敵Sony的WH-1000XM5要便宜一些。
由ie600到Sport True Wireless到M3TW再到M4W,轉到sonova的森海連橫出招都相當漂亮,橫掃各大耳機評論頻道,應該不用擔心會變成第二家AKG了。




優點:
卓越的聲音、廣闊的音場
滿滿高級品的外觀,手感很好
降噪足夠而且自然。
續航力超群

缺點:
不是古典造型有點可惜
觸控只限右邊而且有點複雜
比較佔空間




Featured Post

隱世監聽名機? YAMAHA HPH-MT8

前言: 差不多三年沒去日本,早有了要去血拼的想法-說「血拼」其實也只是買個有點貴的耳機。之前想買Grado SR325x,在yodobashi和e-イヤホン試過幾次,聲音是不錯但做造實在不敢恭維,而且硬是有點什麼不對勁,筆者敗家的哲學是,如果試過幾次都無法讓自己打開銀包,那這東西...

Popular Posts